7 月 19 日下午,2025 年潍坊市足球超级杯赛(V 超)首轮焦点战在青州市外国语学校体育场(原东坝体育场)打响,主场作战的青州队与高密队经过 90 分钟鏖战,最终以 0:0 握手言和。这场平局既延续了两队近年来交锋的胶着态势,也为 V 超首轮的整体格局增添了悬念。
作为全省首个地级市全域参赛的主客场制足球赛事,V 超自 7 月 12 日揭幕以来便备受关注。本届赛事吸引了潍坊 16 个县市区的 480 名本土球员参与,其中既有企业职工、教师等业余爱好者,也有退役青训球员,堪称 “潍坊足球的全民盛宴”。根据赛制,球队需经过分区赛、淘汰赛和总决赛的层层考验,最终决出冠军。
青州队作为东道主,本场比赛是其首个主场赛事,赛前便通过官方渠道推出了多项球迷福利:不仅在体育中心西广场新增 300 个车位,还联合球迷协会准备了 5000 条免费助威围巾,并在南广场设置足球游乐会和 20 余个本地小吃摊位。尽管天气预报显示当日气温较高,但仍有数千名球迷涌入现场,为球队呐喊助威。
比赛开场后,双方均展现出强烈的防守意识。青州队主教练李建军延续了赛前 “稳固防线、伺机反击” 的战术部署,中场球员收缩防线,限制高密队边路突破;而高密队则凭借硬朗的身体对抗,多次化解青州队的中路渗透。
上半场第 23 分钟,青州队前锋张涛接右路传中头球攻门,皮球擦着门柱飞出,这也是全场最接近破门的时刻。此后,高密队逐渐掌控中场主动权,10 号球员王磊多次通过直塞球威胁青州队防线,但前锋线临门一脚能力不足,始终未能打破僵局。
下半场易地再战,双方教练均做出人员调整:青州队换上速度型边锋李明,试图利用突破制造杀机;高密队则加强中场逼抢,迫使对手失误。然而,两队在禁区前沿的配合仍显生疏,多次进攻无果后,比赛逐渐陷入胶着。最终,主裁判吹响终场哨,双方以 0:0 结束战斗。
从数据来看,本场比赛双方控球率接近(青州 52% vs 高密 48%),但射门次数均未超过 乐鱼官方10 次,射正更是仅有 3 次。这种 “低产” 局面与两队的战术选择密切相关:
有球迷在社交媒体上评论:“这更像是一场训练赛,双方都过于谨慎,缺少破局的勇气。” 而现场解说员则认为:“平局对两队而言或许是个不坏的结果,但想要在后续比赛中突围,必须提升进攻效率。”
尽管比赛结果略显平淡,但现场氛围却异常热烈。除了免费发放的助威围巾,球迷协会还组织了 “人浪” 和口号接龙活动,将看台变成了橙色的海洋。南广场的足球游乐会吸引了数百名儿童参与,前 50 名进球的小朋友还获得了定制版小号球衣,不少家长表示:“这不仅是看球,更是带孩子感受足球文化的好机会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赛事主办方巧妙地将本地特色融入其中:20 余个小吃摊位提供了青州蜜桃汁、高密炉包等传统美食,让球迷在观赛之余也能品尝家乡味道。这种 “足球 + 文旅” 的模式,被当地媒体评价为 “激活城市夜经济的新尝试”。
随着首轮比赛全部结束,V 超积分榜呈现出微妙格局:坊子队以 4:0 大胜峡山队,展现出强劲实力;临朐队客场 2:1 击败经开队,成为最大黑马;而青州、高密等传统强队则因平局暂居中游。
对于青州队而言,下一轮将客场挑战诸城队,若想争夺小组出线权,必须在进攻端有所突破。而高密队则将迎战昌邑队,能否利用对手防线漏洞打开胜利之门,成为关键。
正如 V 超组委会负责人在赛前所说:“这不仅是一场足球比赛,更是潍坊 16 个县市区的文化对话。” 随着赛事深入,各队如何在竞技与文化间找到平衡,值得持续关注。
0:0 的比分或许未能满足球迷对进球的渴望,但 V 超的魅力远不止于胜负。当各行各业的普通人穿上球衣,当城市因足球焕发生机,这场赛事早已超越了竞技本身。正如看台上悬挂的标语:“为潍坊而战,为热爱而活。” 下一轮,让我们继续见证这份属于潍坊人的足球激情。